自律神經失調的簡介
蕭正誠醫師
自律神經是周邊神經的一部分,但是不受我們意志所控制自律神經分成兩大系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也有人另外分出腸胃系統)。正常的情況下,這兩大系統保持著平衡關係,但是當:
1.身體不適(無知覺的發炎、感染、過敏)
2.女性經前、產後、更年期
3.季節天氣的變換
4.心理壓力來臨
這兩大系統就開始失去平衡,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當我們的自律神經失調時,就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復凌亂的自律神經。這兩大系統出了差錯時會有怎麼樣的後果呢?
1.交感神經過度亢進,會有胸悶、心律不整、肩頸背緊繃、頭痛頭暈、手腳發麻、煩躁焦慮、易流汗、高血壓、心臟病等症狀或部分症狀。
2.副交感神經過度亢進,會有激躁大腸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情形產生。
最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國際醫界所謂的恐慌症,會有吸不到空氣、瀕臨死亡的感覺…但恐慌症翻譯得並不好,國際上專攻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研究的醫師或科學家還是會分辨是1.交感神經過度亢進症候群;2.副交感神經過度亢進症候群;3.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同時亢進,這樣進行治療才會精準。
自律神經失調絕對不是完全都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家屬常因為病患已經做了很多檢查,而醫生找不出病因,就認為病患是無病呻吟。即使接受診所裡所謂自律神經失調檢查儀器也不準確,國際上專攻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研究的醫師或科學家尚未發現真正準確的自律神經失調檢查儀器,千萬別花冤妄錢!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
1.輕微的自律神經失調,乙性阻斷劑 加上 γ-AminoButyricAcid促進劑都可以搞定,但治標不治本。
2.如果症狀嚴重,就會需要用到其他調節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的治療,那就需要求診專攻並精通歐美各國最新 自律神經失調研究 的醫師或專家。
3.如果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同時亢進的話,因為治療較複雜,最好求診本身進行最新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研究的醫師或專家。
4.非藥物治療:
最有效的是自律神經逆行性放鬆療法及自律神經催眠調節療法,也推薦心理諮商、瑜珈、音樂治療等。
[經歷]
l 嘉義基督教醫院身心精神科主任
l 基隆長庚醫院身心內科主任
l 2006-2012年BioMedLib:自律神經失調DHEA研究世界十大傑出科學家
l 2006年:世界Seroquel研究首獎 [ I I S meeting ]
l 美國NGH催眠師,科學催眠療法
l 基隆長庚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前)更年期門診負責人
l 長庚醫院學術組助理教授
[主治]
l 失眠(非安眠藥療法)
l 腦神經衰弱、自律神經失調(胸悶、心跳過快、肩頸背緊繃、手腳發麻、頭暈頭痛)
l (前)更年期 [40-60歲]-----皮膚老化預防及治療
l (前)更年期-----熱潮紅非荷爾蒙治療
l (前)更年期-----記憶退化治療
l (前)更年期-----憂鬱躁鬱、煩躁焦慮、易怒恐慌
l 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不明原因焦慮恐慌、癡呆失智症
[催眠]---[自律神經逆行性放鬆療法]及[自律神經催眠調節療法]
l 失眠
l 自律神經失調
l 憂鬱症
l 暴食、食慾控制困難